山岭逶迤,蓝天如洗,碧水如镜。7月12日,深圳市坪山区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围绕“推进减污降碳,强化协同增效”开展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,共商坪山绿色低碳创新之路,共谋美丽中国“坪山标杆”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副局长徐云出席活动并致辞,辖区碳排放管控单位企业参加活动。
活动伊始,徐云副局长致辞,首先向关心和支持坪山生态环保的企业代表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过去一年,坪山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,取得了“六个第一”的亮眼“成绩单”,辖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未来将继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作出贡献。
“两山”转化呼唤绿色低碳转型
作为深圳探索低碳示范发展的前沿阵地,坪山区始终将“两山”实践厚植在坪山这座深圳东部快速发展城区,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式,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城市“两山”转化新路径。
活动上,比亚迪企业代表在活动上分享了低碳企业创建经验。比亚迪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坚守、累计和不断进化,并提出“为地球降温1℃”的品牌愿景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减缓全球变暖,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据了解,比亚迪“城市公交电动化”战略助力深圳成为全球“公交电动化第一城”,建成的深圳市第一条云巴,形成了一条低碳、环保、智能高效的纽带,对坪山区高铁、地铁等交通出行方式形成补充,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。至此,坪山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基本形成。
“近零碳”排放试点成效显著
活动现场,深圳标准院环境所所长许立杰围绕“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”开展宣讲。许博士强调,能源及产业的结构调整,是决定制造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效的关键。
近年来,坪山区大力推进“近零碳”排放项目试点建设,辖区内共计3个项目入选深圳市“近零碳”排放区试点项目名单,因地制宜、循序渐进,探索具有坪山特色的“近零碳”建设路径,助力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。
坪山区连续两年碳排放管控单位履约率100%,有效运用市场经济促进碳减排,推动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,实现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可持续化。
低碳产业技术加速发展
科技创新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变量,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。
在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,由中建科技研发的“光储直柔”技术被运用于坪山项目的临建中,这一技术使得碳排放量降低90%以上。建成后,除满足园区自身电量需求外,还能满足临建全部用电需求。
与此同时,深圳首个自主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地坪山——深圳燃气成功签约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。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 ,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 消费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16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8.2吨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8吨。
以坪山高新区为主阵地,充分发挥“双区”驱动和“双改”示范效应,引入数字经济、洁净医药、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,构建了以绿色低碳、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产业为核心的低碳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区,以生态的“绿”提升经济的“质”,辐射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。2022年,坪山区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282.17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.14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坪山区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会场,各类节能技术、设备亮相,涵盖光伏、照明、空调、电梯等多领域,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解说的方式,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具体和直观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。不仅如此,坪山区还将本次低碳日活动打造为碳中和活动,活动期间已收集交通、布展、用电等数据,开展碳排放核算,待核算结束后,将通过购买CCER等方式,实现活动碳中和。
接下来,坪山将着力以绿色低碳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,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,深入推进能源集约利用,实现辖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GDP和GEP协同增长。在“两山”赶考路上,擦亮“天蓝地绿水清”的生态底色,加快绘就生态宜居宜业新画卷,奋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标杆城区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转自其它媒体,我们尊重原创,本文仅供交流分享,如涉及侵权,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!图文编辑:王女士;联系电话:010-83551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