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铁大家好,上一期我们谈到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结婚率低的现象,我国结婚登记对数在2013年达到1346.93万对,此后逐年下降,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连续八年下降为763.6万对。从结婚率来看,2013年我国的结婚率为千分之9.9,此后逐年下降,2021年结婚率下降到千分之5.4,也是连续八年下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结婚率下降并不是我国的独有现象,而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。数据显示2021年整个日本的结婚人数才50万对。根据经合组织数据显示,从1995年到2019年,日本结婚率从千分之6.4下降到千分之4.8,韩国结婚率则从千分之8.7下降到千分之4.7,美国结婚率从千分之8.9下降到千分之6.1。
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2021》的数据,按每五岁分组的人口数来看,2020年30-34岁人口有12415万人,25-29岁人口有9185万人,20-24岁人口有7494万人。由于步入婚龄人口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,可以预计,未来几年我国的结婚登记人数仍然会继续下降。
结婚是人生大事,并且与生育问题息息相关,由于结婚率的降低,会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,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说到出生率,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到2021年已经是连续五年下降。2021年,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千分之7.52,创下了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。全年我国出生人口仅1062万人,创下了近年来新低。同时,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,48万人的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(1962年以来)的新低,全国总人口已经快要达到了负增长的警戒线。
为啥中国从热衷于子孙满堂变成了现在的不爱生孩子了呢?
首当其冲,就是养育成本问题,不敢生是一回事,生了之后的养育成本让很多年轻父母望而却步。
“牛的后代吃草,虎的幼崽吃肉,唯有人类的小孩,必须用钱来饲养。”有人曾算过一笔账,从怀孕时期算起到产后,以及孩子学习期间的各类费用,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按照当前的物价水平计算,养育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,总共大约需要276万元之多,这其中还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孩子将来买房买车结婚彩礼等等。
第二: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并不低
对于女性来说,养育一个孩子,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,需要体会怀孕时孕吐的天昏地暗,需要忍受身材走样变形,如果产后没有及时恢复,还经常会被藐视,需要做各种孕检,特别是生孩子那一关,不管是剖腹产,还是顺产,都要经历剧痛,一个是产前,一个是产后,都逃不了。婚后也不再仅仅只是在家相夫教子那么简单的事情了,既要负责貌美如花,还要负责赚钱养家,然后还要洗衣做饭带孩子,真的是太难了,致使很多女性,对于生孩子只能望而却步!另外,还有一部分女性经济独立,在社会上也能独当一面,对于男性没有过多依赖,事业上也是风生水起,不再有以前那种,守着家园做贤妻良母的想法了。
第三:堕胎
据国家卫健委编写发布的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(2020年)》数据,自2017年以来,中国人工流产人数逐年增加,2019年中国人工流产人数达976.2万例,较2018年增加了2.2万例,同比增长百分之0.23。另一篇由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》2021年刊发的文章中也指出,近5年来,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总数一直徘徊在950万例左右。也有专家指出,中国每年实际人工流产数量约在1300万例,这也是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数字。实际数量明显多于统计数量的原因,是统计并没有覆盖私立医院和地下诊所。
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才1062万,然而人工流产人数却多达1300万,这也意味着,我国的人工流产数量与新生人口数量几近持平。
第四:不孕不育
“有数据显示,我国育龄妇女的不孕不育率,现在已经达到了12%~18%。这也是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一大原因。影响不孕不育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此前的反复人工流产,年轻人经常熬夜、过度减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,都在影响育龄女性的身体素质,进而影响她们的生育能力。
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。建议国家针对以上原因进行优化服务,比如对育龄家庭实行生育补贴,真正做到对孩子上学的全免费、住房补贴或房价优惠、针对堕胎实行立法等等举措,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。
各位老铁,针对我国结婚率和出生人口的逐年下降,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?欢迎留言区留言讨论。感谢支持,我是杨瑾,我们下期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