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赭洛山一座名字和名气都有点冷僻的山【新闻】

因为疫情,出行受限,去年不能出省,今年不能出市,一到节假日,南京市内不管是知名还是不知名的景点,都人满为患,就连我地处远郊的家的附近,河道两侧绿地平日里几乎不见一个游客,但也扎满了帐篷,路边停满了汽车。

为了躲避人群,寻找清静,希望找一处更僻静的荒郊。

于是,五一长假中我们选择了紧贴宁马边界不太为人所知的赭洛山。其实,赭洛山一点也不荒,虽然游客稀少,安闲僻静,但经过了一定的设计和整修,山脚下有干净整洁的彩虹路,上山也有完好安全的阶梯步道。

赭洛山上山步道入口处

特别是,赭洛山和它的周边景色优美,风光旖旎,近看山中浓荫成片,极目远眺,满眼翠绿。

一靠近山脚就让我相信,虽驱车两小时,远到南京江北的西部边界,但一点不虚此行。

赭洛山地处江浦九华村与安徽和县香泉镇交界处,原来叫做遮浪山。

与“遮浪”这个山名相关的是一个神话传说。相传舜帝时期,东海龙王欲扩大海域,率诸龙子吸大洋之水以灌东海。一时间,海潮暴涨,大浪滔天,一片片陆地被水淹没,不计其数的房屋和农田被冲毁。

老百姓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,舜帝遂遣大禹前来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。他凭借神力从西天移来诸山峰以遮挡海潮,阻断大水,留在这儿的就被叫做“遮浪山”。但是,后来人们又根据山色与山形,用与其音近的“赭洛山”而称之。

上山的石阶步道

我们拾阶而上,中途稍做休息,再攀一段石阶就到达了半山腰处。然后,眼前是宽可开行汽车的红色塑胶山道,能直达峰顶。

爬到高处回望红色塑胶铺成的山道

塑胶山道的中间有一段比较陡峭,俯身前行,脸离地面只有尺许,攀爬吃力,加上艳阳高照,让我一下子气喘吁吁,汗湿衣襟。

半途来到一山口处,山中微风徐徐吹来,顿觉一阵凉爽。极目四望,周边的旖旎风光也让人心旷神怡,忘记了登山的劳累。

站在山口处看到的尽是翠绿

爬至山顶,又有一个意外的发现,原来峰巅上有滑翔伞腾空的跑道。有很多滑翔爱好者来这里体验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快乐。

滑翔伞正欲腾空飞翔

天阔任凭滑翔伞飞翔

两座山峰和它们之间的小湖

当年,赭洛山所在的石桥地区是抗日根据地,至今,在山顶上还完好地保留着抗战时期构建的碉堡和使用的火炮。

抗战碉堡和火炮

据说,赭洛山共有四座山峰,那一天我们攀上了其中的三座。其中的一座上面建有一座白龙阁,也与一个叫做“白龙救母”的神话故事有关。

从一座山峰远看另一座山峰上的白龙阁

白龙阁

赭洛山,虽然名字和名气都有点冷僻,但却风景优美,回程时让我有依依惜别之感。

赭洛山山峰上远看东北方向的老山群峰

我是@云淡风轻轻谈风云,在这里谈天说地,没有主题;东拉西扯,漫无边际,然皆有感而发,力求言之有物

G10

新途V90

上汽大通G90

上汽大通G10